大班美术课教材《荷兰的室内》含深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,让婴幼儿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,积极参与赏析活动,体验作品热闹、欢快氛围所带来的快乐,知道夸张、变形的表现手法,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美术课《荷兰的室内》含深思教材吧。
【活动目的】
1、积极参与赏析活动,体验作品热闹、欢快氛围所带来的快乐。
2、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。
3、知道夸张、变形的表现手法。
4、大胆尝试绘画,并用对称的办法进行装饰。
5、感受作品的美感。
【活动筹备】
1、彩色画纸、线条笔。
2、《荷兰的室内》课件。
3、在活动室内展示米罗的作品。
【活动过程】
1、请婴幼儿找哈哈镜,丰富婴幼儿对夸张、变形的情感体验。
师:老师发现天天在自由活动的时间,总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去照哈哈镜,在照哈哈镜的时候,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。目前大家就来照哈哈镜,看你发现什么有趣的事。(集中婴幼儿)
提问:刚刚你照哈哈镜子的时候,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?(幼:我的头变大了,腿变长了)
师:哦!你的变了!
小结:原来照哈哈镜时候,镜中的小朋友都变形了。
2、赏析《荷兰的室内》。
(一)分组赏析作品(小图),引导婴幼儿初步感知画面,大胆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。
师:老师筹备请小朋友赏析一幅名画,赏析时你可以与旁边的好朋友一块说一说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?它们在做什么?当音乐停了,请你把手中的画轻轻地交给老师,怎么样?
(出示完整图)
提问: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?它们在做什么?
(二)引导婴幼儿赏析画中的主体,感受夸张、变形的表现手法。
提问:
1、在这幅画中,最显眼、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?(最大的/一眼就能看到的/是哪儿?)
师:对了!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个最显眼的东西吧!
(局部出示)
2、你感觉它是什么?你是从哪儿看出来是?/为何说它是?
3、刚刚有的小朋友说它是,跟大家平常看到的是否一样?
4、结合照哈哈镜的体验环节进行小结:
师:刚刚大家在照哈哈镜的时候,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,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,有小朋友说它是,有些小朋友说它是,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,大伙想到的都会不同。
(出示完整画)
师:在画中,还有什么东西也变形了?
幼:变形了。
师:你们的小双眼真厉害,发现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。
(三)色彩上的剖析,提问:
1、这幅画有什么颜色?(集体回答)
2、画面中最突出、最明亮的是哪儿?它是哪种颜色的?
3、背景是哪种颜色的?
4、这类明亮、鲜艳的颜色和绿色、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块,给你什么样的感觉?
小结:这类颜色搭配在一块,使画面变得更明亮、欢快,充满动感,洋溢着快乐和热闹的氛围。
(四)出示PPT,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。
师: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,你们猜猜它们在什么地方?在做什么呢?
(随音乐逐一出示动画)
故事:这是lala的房间,天天lala都爱趴在窗台眺望远处的景色。窗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,小房屋耸立在绿绿葱葱的树林中,小鱼、小天鹅在河里嬉戏着,多么漂亮的景色呀!
这天,lala睡着了,房间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!一位乐师拿着一把琴弹奏着动听的音乐,身子也伴随音乐步伐扭动起来;在一边,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着骨头;小猫正在玩线球;小蛤蟆真追逐着一条小虫;瞧!就连餐刀也会自己动起来,为苹果削皮呢!它们在房间里快乐地跳舞、游戏,热闹极了!
3、鼓励婴幼儿给作品取名。
师:你们感觉这幅画有趣吗?请小朋友为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!
1、你是依据画的内容来取名的。
2、你是依据我们的感受取名的。
3、你是依据画中的东西来取名的。
4、介绍作品名字和画家。
师:小朋友起的名字都非常不错听,其实这幅画的名字叫《荷兰的室内》。
(出示作品名字)
师:你了解这幅画是哪个画得吗?
(出示作者照片)
师:这幅画是一位西班牙画家米罗爷爷画的。同时,米罗爷爷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。这幅画就是他在荷兰居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。
5、介绍画家的绘画风格。
(出示完整画)
师:你喜欢这幅画吗?为何?(幼:这幅画非常漂亮、感觉非常高兴、非常热闹、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)
师:老师也非常喜欢这幅画,由于米罗爷爷用了各种夸张、变形的手法来作画,他的作品总会带给大家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。
6、请婴幼儿赏析米罗的作品。
师:米罗爷爷还用了这种夸张、变形的手法创作了很多的作品,请大伙赏析一下吧!
(出示米罗的作品)
7、婴幼儿创作。
师:今天大家也来做小米罗,向米罗爷爷学习,用夸张、变形的手法创作一幅画,让其他人看到你的作品,也会感受好玩和有趣。
8、评价婴幼儿的作品。
1、请个别婴幼儿出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。
师:你画了什么?哪儿也像米罗爷爷那样,用了夸张、变形的办法表现出来的?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?
2、小结:小朋友都非常棒,能向米罗爷爷那样用夸张、变形的手法来画画。其实,在大家的日常,大家也要向米罗爷爷那样敢于想象、敢于创作、敢于表现,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精彩、更美好!
【活动深思】
在平时的美术赏析活动中,大家通过不断深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,了解了以往从线色形三方面进行对作品形式剖析,缺少了启发性的语言提问,出现了一个牵着孩子走的现象,不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有哪些用途,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机械化,缺少灵活性。
因此,大家吸取了以往的活动经验,通过借用多媒体和电脑剪接技术的运用,把活动中的重点和难题以局部图像出现的形式,突出解决活动中的重、难题,与孩子一同走进《荷兰的室内》的意境中,并用很多启发性、鼓励性的语言或提问,引导孩子大胆地把我们的内心感受与想法进行表现、表达。如: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?它们在做什么?在这幅画中,最显眼、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?你感觉它是什么?你是从哪儿看出来是?在画中,还有什么东西也变形了?通过提问与小结,把体验与赏析相结合。如:刚刚有的小朋友说它是,跟大家平常看到的是否一样?刚刚大家在照哈哈镜的时候,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,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,有小朋友说它是,有些小朋友说它是,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,大伙想到的都会不同。
另外,在讲解阶段中,为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、感受《荷兰的室内》这幅作品和画家的绘画风格,大家又一次运用电脑多媒体丰富的动画和音响成效和创编优美、动听的故事内容相结合,使孩子走进了富有幻想的意识境界,给予了孩子充满想象的空间,从而从多方面更好地感受作品,赏析作品。
通过本次美术赏析活动,大家了解:没实践,就谈不上深思;没深思,又怎能获得进步!其实,在拓展美术赏析活动的过程中,大家不断研讨、不断调整的过程中,也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。我作为一名研究型的老师,不断地在其他人的反馈建议中吸取她人的宝贵建议,并在持续的实践、深思中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与办法,特别表目前语言简练、准时捕捉孩子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等方面,使我从这个教研活动的真实实习场上得到磨练,促进成长。同时,通过这次的美术赏析活动,让我感觉到:在婴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,能更好地激起孩子对美术赏析活动的兴趣,帮助孩子从多个层面上感受作品,理解作品及画家的绘画风格大大地提升美术赏析活动的水平。
小百科:胡安